这些年,有关有毒的食品和药品的报道,是越来越多了。所谓的毒,无非是两大类:一是用便宜的工业原料取代食用原料加工食品和药品,使之降低成本;二是在食品中添加有毒的化学品,让食品看起来更加好看,或者让过期、腐败的食品看上去像正常的一样。这样的生产销售链,大概是这样形成的:首先由一些聪明人,包括一些科研工作者,引进或者研究出这样一些添加剂,然后由另外一些聪明的商人,从事销售和推广,最后的环节,就是一些最底层的生产者,具体操作添加或者生产。
其实,最底层的操作者,具体的下毒人,往往都是弱势群体。广东发现的某些市场的把不新鲜的肉浸泡硼砂的肉摊摊主,就属于这类人。他们在整个过程中,虽说最终完成了下毒,但却一般都没有挣到多少钱。对他们来说,这样做,仅仅是糊口的一种方式。有些人未必完全丧失了良知,也知道这样做,人家吃了,会对身体不利。但是,如果大家都这样,他不这样,自己的饭碗就砸了。实际上,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一方面下毒,一方面也中别人的毒。大家都在互害,没有赢家,没有获利者。就是那些在贩卖添加剂中获利的人,其实也难逃被毒害,因为,这样的风气一旦蔓延开来,有毒的食品和药品,将无孔不入,无所不在,防不胜防。
显然,不是弱势者就一定道德高尚,也不是聪明人就一定不会自己害自己。很多人,即使明白了互害社会的实质,甚至自己和家人也深受其害,但只要没被抓住,还是惯性地去害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社会,没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市场。作为市场的监管者和守夜人,政府个别部门一方面自己下场,扰乱了市场规则;一方面却严重失职,不做监守。当年三聚氰胺事件出来的时候,添加三聚氰胺的厂家,负责人被免职,厂家破产。但给厂家发放合格证书,乃至免检证书的监管部门,却安然无恙。在监管部门那里,监管,成了牟利的工具。一手发证挣钱,一手以监管作为威胁,鼓励企业上门公关。所以,造成了市场环境相对的恶劣。生产者要想在市场上生产,只能往歪道上想,在歪门邪道上做文章。
所以,要想改变这个互害的局面,唯一的解套之路,就是从政府职能工作开始做起,建设一个良性的市场。
作者博客:http:zhangmingrd.blog.ifeng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武夫治国梦》《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等。)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侣行2·中国新格调:爱到极致,行到极端 理性动物 厚黑学 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美好古董衣店 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 大灭绝时代 猫生十年:一只老猫眼中的人生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侣行2·中国新格调:爱到极致,行到极端(下) 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2 红城堡 别让受害者心态害了你 熔炉 疯狂人类进化史 南十字星下的神迹 侣行·中国新格调:爱到极致,行到极端 钓鱼的男孩 江城 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