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沈飞先生已离开国子监,目前并无官职在身。”
朱标搓揉着太阳穴,满脸困扰。
这次科举显然是大规模选拔人才的大好机会,无人会拒绝主持。
“关于主考官人选,我也尚未作出决定。”
“刘基领导的浙东派虽然目前受淮西派压制,但他们历来在科举方面占有优势,必然力争主办。”
“而李善长主导的淮西派近期势头强劲,他们也绝不会错过削弱浙东派的机会。”
“李善长府上近日频繁举办宴会,显然对此次科举考试极为重视。”
对于朱标的分析,其他兄弟纷纷表示赞同。
他们深知朝堂风云变幻,浙东派源自世家大族,底蕴深厚,即便经历挫折,仍有顽强生命力。
淮西派则伴随老朱家一起崛起,关系更为亲密。
为了保持平衡,让浙东派负责科考似是合理,但又担心由此导致日后格局失衡。
毕竟,数百预备官员的培养关乎全局。
若浙东派借此机会壮大,淮西派的生存空间将会受到严重挤压。
包括朱标在内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困扰之中。
此时,朱棣的记忆被往事唤醒,他急忙表达了一个建议:“何不请教一下先生的看法呢?毕竟作为旁观者,他或许能提供更清晰的见解。”
“没错!我们应该去找先生咨询!”
“行动吧!”
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了全体人员的一致赞同。
然而正当众位皇子整装待发,打算前往请教沈飞时,却有人挡在他们前方。
“太子殿下,听说您正面临一些困惑?为何不来找我寻求答案呢?”
白信韬捋着胡须,出现在朱标跟前。
此刻,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让朱标去找沈飞,因为那将会打乱蓝上卿精心策划的布局。
至少在这个关键时刻,绝不容许他们前往。
为了确保自已太子讲师的地位坚不可摧,白信韬决心奋力一搏。
朱标微微蹙眉,心中暗想:白信韬怎堪与沈飞先生相提并论?沈飞乃国家栋梁之才,而白信韬仅是一介固守旧识的儒士!
“我们选择寻找陈先生的原因,就在于你无法解答我心中的疑问。”
朱标直言不讳,毫不掩饰对白信韬的质疑。
话音刚落,他便携几位兄弟径直离去,全然不顾眼前的白信韬。
…………
“全都搬走!一件不留!”
学堂门前,一位身着管家服饰的中年男子高声指挥着手下。
仆人们肩扛桌椅、屏风等各种物件向外搬运,其间并未表现出丝毫的爱惜之情,许多家具在搬动过程中已然受损。
尽管如此,这些人依旧毫无顾忌地继续工作。
而在学堂外围,一群远道而来的学子们驻足围观,满心好奇。
朱元璋恰好在此刻策马疾驰而来,目睹此情此景,心中也充满困惑。
他跃下马背,迈步向前走去,毛骧紧随其后。
毛骧见状正要上前询问那位管家,却被朱元璋制止,随后朱元璋亲自开口问道:“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中年管家听闻后,转身上下打量了朱元璋一番。
只见他衣着简朴,衣服上甚至还可见缝补的痕迹,尽管气度非凡,但从衣着判断显然并非出身显赫世家。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大唐:家父李世民 大秦万年,谁让他当始皇老师的? 位面交融:我却在悠闲种田 三国:我本西凉一匹夫 趁女魔头还没黑化,截胡她做老婆 三国:兄长安心去,我保举江东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大唐:距长安沦陷,仅剩三天 穿越大唐,我带了战术背包 汉末:张角之女,乱世女贼 开局尚公主,我选择躺平很合理吧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红楼追妻记 遗腹子的古代生活 事已至此,皇位不要不行了 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 皇家逆子,我强娶郡主气晕皇帝! 庆帝元年 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 华辉再照:我在晚清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