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八一中文网>认知相对论:帮你快速成长的极简思维模型 > 第 12 节 为什么有人不听劝非要吃了亏才会得到教训(第1页)

第 12 节 为什么有人不听劝非要吃了亏才会得到教训(第1页)

()

因为他们首先要成为人,成为独立、健全人格的人,然后才有资格去谈论成败。

能够自主做出选择,是成为人,是拥有独立、健全人格的关键一步。

人格于人,就好比植物的根,若是人格健全,人生有很大几率会枝繁叶茂,若是人格不健全,那就不知道会长成什么样子。

你看起来在让他避免失败,实际上,是在阻止他健全自己的人格,也有可能,是在酝酿一个很大的失败。

这就是人生的微妙之处。

人的成长有它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尊重,而非违反,无论你对孩子有多上心付出牺牲有多大,违反了规律,就要受到惩罚。如果只靠热情和付出就有效,那大跃进早就成功了。

那为什么有些人不听劝,非要吃了亏才会得到教训?

表面看,这是关于人正确认知的获取模式

本质上,其实是关于人生的自主权、选择权、生命活力乃至人生意义的问题。

换句话说,在我的人生中,我有做错事的权利,这点非常重要,是我之所以是我的关键之一。

我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说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说结论:

如果一个人,如果长期没有自己人生中各个议题的选择权、自主权、决定权,那就会逐步意识到「自己并非自己生命的所有者」,意识到自己只是「傀儡」,并进而失去生命的动力和活力,变得死气沉沉、木讷消沉。

而在这种不良状态的背后,强烈的对「恢复生命所有权、自主权的渴望」,会刺激这个人更倾向于「毁掉」现有的一切,哪怕代价巨大、毫不理性。

这种非理性的自毁的决策,是自我意识的要求,同时是对剥夺了自己自主权的人的反抗和报复,充满了情绪冲动。

记得前两个月在网上看到一封初中女生的绝笔信,父母对她的一切都不满,都要打压,都要掌控,于是她选择死去——那封信字里行间逻辑清晰、文笔流畅,但每个字里都隐隐是绝望和灰暗,以及报复的快感——我要死去了,你们再也不能掌控我了,我用我的死,对你们做最后的报复。

那封信我看到心绞痛,所以这篇文字,非常希望自己能说清楚一些问题,能减少一些思维上的迷雾,让大家看清楚一些自己人生规划以及未来自己孩子教育中的误区。

如果能做到一点点,这篇文字就有功德了。

一、人生的热情和价值感:那些跳下去的孩子,为什么那么决绝?

前两天在食堂吃饭,几个隔壁公司的年龄大一些的人说起现在的孩子,异口同声地说:现在的孩子就是太脆弱,一点点挫折就寻死觅活,我们那会儿天天挨揍,也没见谁跳楼的……

每次听到这样的观点,我就无奈地在心中叹气。

一个年轻的孩子选择去死,而且经常在视频里看到,那一瞬间是无比决绝的,毫无对生命的留恋——少年固然冲动,但冲动的背后并不全是绝望,还有一种没有被看到的情绪和情感——淡漠。

淡漠,仿佛自己的生命与自己无关。

为什么?因为感受不到生命属于自己——所有的决定都是他人给自己做的,所有自己的喜好都是被否定的,所有自己的认知都是幼稚和不被尊重的。

所有的所有,都貌似是为了自己好。可是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意思。

应当承认,除了少数人渣,大多数这种掌控状态中的父母们是出于一定的好意,他们多活了几十年,见过更多的人,经过更多的事,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确实更有经验,说的更接近「对」。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除了一点他们疏忽了,但这一点是关键的,致命的:

——如果我在自己的生命中无法做出选择,无法做出决定,那么,如何证明这个生命是属于我的?

——进而,如果这个生命不属于我,那我又为什么要为它负责?当我极端痛苦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舍弃它?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乱世脊梁 :近代民族企业家  定相思:愿君一世平安,同我喜乐  宇宙 1984:爱、幻想与永恒  命运人生  离离原上谱:奇妙恋爱打开方式  社死爱情:我们俩尴尬又甜蜜  蚌埠住了:沙雕女孩笑掉头的日常  少女的爱情灵药:敢爱敢恨方为上  职人进阶方法论:职场新人快速晋升指南  真相说了谎:小人物深陷死亡迷局  只工作不上班:那些有趣又挣钱的工作  步步算计:被操控的各色人情与各类关系  谋杀启事:反骨警察缉凶手记  仙者不入爱河:专心修炼从本仙君做起  新晋管理者职场关系指南:高效处理上下级关系  葬魂灵  全世界最好的男二  荒唐女性婚姻史:贞洁、一夫多妻、私房钱……  永不妥协:我与你的危险关系  杨黎光纪实文学:亚洲女首富龚如心的金钱厄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