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提升语言说服力和施加影响力方面,有一些思维方式往往需要大量重复训练才能养成,而一旦养成受益匪浅。我将它们提炼成三种可操作的思维方法:
·左右手互搏
·偏向性陈述
·路标式思维
之所以介绍这三种思维方式,是因为首先,它让我得以圆满地结束自己的第一场大型公开演讲。在面对上千人的大型演讲上,我通过给出有说服力的观点,大大增加了演讲的互动价值,让听众真正理解我表达的内容,得到了非常好的反响。
而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三种思维模式能够被广泛地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我能很快说服对方接受我的观点,形成高效沟通,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那么具体该如何训练以上三种思维方式呢?
(一)左右手互搏
所谓左右手互搏,就是自我博弈,类似于AlphaGo在围棋训练里所使用的自我训练的策略——当想要论证一个观点的时候,同时设想对立的观点可能给出的论点,把自己当成自己观点的假想敌。当重复多次这样的练习并习以为常的时候,所拥有的眼界、分析判断的能力会有相当大的提升。
在学术中,这种思维方式相当常见,因为一篇论文要经得起各种匿名审稿人的推敲,撰稿人自己必定要先推演很多遍,对可能出现的漏洞自圆其说,对改进和不足事先申明。
但在生活中,这种能力却往往被忽视,也就是说我们在陈述一个观点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可能的反驳,以及对反驳的反驳可以给出的反驳,以及对反驳的反驳可以给出的反驳的反驳的反驳……(这个递归可以一直写下去)
比如一个简单的观点【1】:北京地铁价格应该下调。
对【1】的一个反驳【2】是:价格下调最终所需要的补贴也是由纳税人来承担,因此实际上,那些赶地铁的人并不能获得好处。
对【2】的一个反驳【3】是:地铁在北京是垄断的,因此其实际的定价使得它的边际收益高过了边际成本,强制性让地铁运营方降价并不一定需要额外的补贴。
对【3】的一个反驳【4】是:尽管这样看上去是好的,但是这可能会打击外资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积极性,因此从这个小的方面看,地铁价格下降人们可以享受更便宜的票价,但另一方面,外资可能不再愿意继续建设新的轨线(因为收益不高),可能提供更差的服务。
对【4】的一个反驳【5】是:如果资本在其他地方有更高的收益率,那么自然资本就应该流向其他领域,而不是用于修建基础设施,而这一部分的工作,可以由政府来实施。
对【5】的一个反驳【6】是:政府在这类事务上往往效率极其低下,那么实际上,这一部分需要更多的税收收入支撑,而这是相当不划算的。
对【6】的一个反驳【7】是:税收收入的支撑用在公共领域,伴随的是财富再分配。而相对来讲,收入更低的人相对来讲更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而较高的人则会选择私家车之类的交通工具,因此这类再分配虽然牺牲了效率,但是更有利于公平,仍然是有必要的。
……
在互搏过程中,可以发现越往深处所涉及到的变量越多,考虑到的信息和可能性也就越全面。通过这样的训练,你更有可能敏锐地发现自己的逻辑漏洞,而不必总是等到别人驳斥你的时候才想方设法回击。
当你在进行左右手互搏时,可能会发现一开始很难,不知道应该提出什么样的反驳意见,如果你处在这样的阶段,不妨从一些简单的问题出发,经由这些问题引导你思考:
1.一种观点、理论背后的假设是什么?这些假设是否可能存在漏洞或者不切实际的地方?
2.一种观点、理论是否对应着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或者主观立场?如果有,那处在意识形态另一方的人会如何思考这一问题?
3.经由某种观点、理论在极端情形下是否会得出十分荒谬的结论?如果是这样,那应该如何解释这种荒谬的结论?
4.一种观点、理论是否是基于特定学科、认知背景下得出的?是否可以从其他学科、其他知识视角来思考这一问题?
一切论证一定可以追溯到某个「源头」,在每一次你寻找源头的途中,你都在向真相迈进。左右手互搏,其实就是在思考的时候,放弃原有的立场,承认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有某种原因:尽管这件事本身是你所厌恶的,但并不可否认他们也来自某种因果关系。通过这样的思考,你就能修正自己的观点,形成系统的思维。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高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时不至于陷入偏执的状态而无法自查。
(二)偏向性陈述
在有了一定的互搏训练之后,自然就会注意到另一个事实:涉及到实践的一些论证,都不可避免地会触碰到一些「硬伤」,这些「硬伤」在论证过程会带来极大的劣势,因此在陈述相关事实的时候,必然需要避免将核心观点引致这些点上。
东野圭吾有一本小说叫《嫌疑犯X的献身》,里面的凶手用一具尸体换掉了真正的尸体,警察沿着线索顺利告破凶案,误认为已经抓住真凶了,实际上抓住的,只是另一起凶杀案的凶手——这种偷梁换柱的本领,就是偏向性陈述的关键。
好的引导性陈述并不是要使内容无懈可击,而恰好要留出一个鲜明的「漏洞」,使得对方会被诱导,从而针对这个看上去的「漏洞」提问,忽视掉真正的破绽。因此,偏向性陈述,绝对不是要避讳你的观点的漏洞,而是要通过偏向性陈述,将受众的注意力转移。
这和传播学中「部分真相」的概念有些类似:「部分真相」指的是媒体往往可能只通过陈述部分事实来引导受众去接受他们想接受的观点;虽然媒体给出的都是真相,但他们给出的只是「部分的真相」。
在提升说服力时,我们要做的跟「部分真相」有些类似:我们并不需要陈述所有的事实和观点,只需要陈述「我们想要陈述」的部分就够了;而和「部分真相」不同的是,媒体通过「部分真相」千方百计让人们把注意力聚焦到他们对真相的报道上,而「偏向性陈述」则是千方百计让听众把注意力从可能有逻辑漏洞的论述上移开。
在偏向性陈述中,我们需要增加故事、细节、某些和论述无关、但是能够吸引读者注意的内容,再根据我们的主观判断去影响受众对观点的吸收。
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就更清晰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定相思:愿君一世平安,同我喜乐 仙者不入爱河:专心修炼从本仙君做起 社死爱情:我们俩尴尬又甜蜜 荒唐女性婚姻史:贞洁、一夫多妻、私房钱…… 乱世脊梁 :近代民族企业家 葬魂灵 宇宙 1984:爱、幻想与永恒 只工作不上班:那些有趣又挣钱的工作 永不妥协:我与你的危险关系 蚌埠住了:沙雕女孩笑掉头的日常 离离原上谱:奇妙恋爱打开方式 步步算计:被操控的各色人情与各类关系 谋杀启事:反骨警察缉凶手记 少女的爱情灵药:敢爱敢恨方为上 新晋管理者职场关系指南:高效处理上下级关系 杨黎光纪实文学:亚洲女首富龚如心的金钱厄运 职人进阶方法论:职场新人快速晋升指南 全世界最好的男二 命运人生 真相说了谎:小人物深陷死亡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