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是控制型男人,儿子长大后也成了控制型男人不难理解。但耐人寻味的是,在父亲委曲求全,母亲强势、独揽大权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也会成为控制型男人。男孩瞧不起女人,并不只是效仿父亲。如果母亲管得太严,过度溺爱,他长大后也很有可能是一个控制型男人。
母亲大包大揽的时候
受害型的妈妈保护不了自己的孩子,强势的母亲却又管得太多。这种女人独揽大权,家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她都要管。凡事她都要插一手,为的是让一家人明白,只有她才能解决问题。她放不下自己的孩子,孩子长大成人了,她还不肯放手。她如影随形,过多地干涉儿女的生活,卡罗尔的丈夫本的母亲就是这样。
本五十刚出头,是位事业有成的财务人员。本的父亲是家服装厂的样板师,平时沉默寡言,总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本小时候,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说了算。嫁了个窝囊废的丈夫,本的母亲于心不甘,她把一腔热情都投在了小儿子身上。为了拴住儿子,她什么都要管,儿子人到中年了,她也不肯放手。卡罗尔告诉我:
她一天至少要打一次电话,有时候甚至一天三四个。她每个星期天都要我们过去,想方设法地打听我们家的大事小事。本一向顺着她,从未拒绝她掺和我们的生活。
儿子不同于女儿,女儿跟母亲走得近,可以从母亲那儿学会如何做一个女人;但要想长成一个成熟的小伙子,儿子必须要离开母亲。
父母爱孩子的唯一目标是让孩子能独立展翅高飞。母亲要认可儿子追求独立,一旦他需要,就鼓励他离开自己,还要教会他生活的道理。如果母亲愿意让儿子确立自己的身份,允许他冒险、犯错,在他需要自己的时候,随时出现在他身边,那么她就是在培养一个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的男子汉。
然而,控制型的母亲偏偏什么都要管,让儿子觉得自己无能、无助,这样就压制和扼杀了儿子的成长。
「女人会摆布人,让我觉得无能」
应我的要求,在杰姬接受咨询期间,马克也来接受辅导。他说他和母亲的关系,从一开始是就为了争取自由和独立的博弈。马克的父亲是位工程师,经常出差,马克的母亲特别溺爱儿子。马克说:
我小时候,只要她不开口说我该怎么做,我就大气都不敢出。放学一回家,我就得练小提琴。如果我想出去玩一会儿,她不是说太冷,就是说太热。我真要出了门,她会拿着我的毛衣或手套,跟在我后面挥着,满大街地追着我。丢死人了,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至今走到那条街,都仿佛还能听见她在我的耳边唠叨:「马基(马克的昵称),你忘了穿毛衣了。马基,你还没练琴呢。马基,马基,马基。」
与马克见了几次面后,问题渐渐暴露无疑,他母亲不再是一个对孩子关怀备至、爱唠叨、人畜无害的妈妈。她侵犯了儿子人生的各个方面,甚至想代替儿子去活。
小时候,马克请朋友到家里来玩,他母亲硬是要始终在场,还要制定游戏规则,她始终不离左右,监督他们的一举一动。她还管马克穿衣、吃饭,交什么朋友,看什么书。马克离家上大学前,他人生中的事务一概由母亲定夺。马克做的事只要违背了母亲的意愿,一准要接受母亲喋喋不休的教诲,有时母亲甚至会以死相逼。
她会说:「你这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我这都是为了你好。」这不只是「妈妈是权威」,倒像是「妈妈无所不能」!
马克的母亲凡事都要管,不让他主宰自己的人生。因为母亲横插一手,他从没有表现自己能力和效率、独当一面的机会。
连小孩子都有犯错、体会新事物、以自己的步调探索周围世界的空间,但马克的母亲却主宰着他的一切,结果动摇了马克的自信。成年后,他认为女人个个都是恐怖、歹毒的魔头,处处管着他,剥夺他男子汉的权力。结果,他与女人的关系成了权力的斗争。
「我有权自作主张」
人的一生中,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能有礼有节地对待挫折和失败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自己和事实。父母教我们应对失败和挫折的方法,让我们摒弃「一切需求或愿望始终都能得到满足」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如果一个孩子的希望落空,父母会告诉他「人生中会有许多挫折,但我们要学会接受它们」,这是教孩子面对现实,接受现实。
控制型母亲对儿子生活中的一切都大包大揽,妨碍了他学习独立的过程。儿子体会不了必要的挫折和失败,日后就难以应对人生中大的失意。在一次辅导中,马克告诉我:
妈妈以前不问前因后果,就会说:「这不是你的错,你什么都没做错。」她常常会一下跳起来说:「他们干什么了?是他们惹的祸,对吧?」依我看,就算我开枪杀了人,她也会说错不在我,怪只怪人家挡了子弹的道。
如果不给孩子面对挫折的机会——比如先哭,然后处理情况,接着再玩——而是由母亲在一旁一手包揽,不让他吃哪怕一点点苦头,长大以后,他恐怕连最起码的挫折都应付不了。
母亲始终不让儿子吃哪怕一点苦头,实则是给他传递了如下几条讯息:
你不必承受挫折。
不论你做错了什么,始终有人为你解决。
你天生是过无忧无虑的生活的命。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讯息给了小孩子一种无限的优越感:他渐渐形成一种认识,只要是他想要的,没有他得不到的。
这种教育方法看似为了孩子,让孩子过着舒适、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其实是害了他。母亲事事都管着儿子,舍不得他吃一点苦,把儿子拴在身边,等于让他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没了女人他活不了。这种做法让孩子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感,而且他会认为自己的伴侣也有和母亲一样的本事,对他管头管脚、发号施令,关键是让他觉得自己没用、心虚,逃不出她的手掌心。
如果孩子有一位可以效仿的、强悍的父亲,他也许能树立信心,摆脱强势的母亲,可惜大家都知道,强势的女人嫁的往往是唯唯诺诺、懦弱的男人,很难给儿子树立一个代替母亲的榜样。
父亲是个小男人
暴虐的父亲吓坏了儿子,把儿子赶进了母亲的怀抱;窝囊废的父亲因为孤僻、不近人情,也把儿子赶回了母亲的怀里。两种父亲都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帮孩子摆脱母亲。
懦弱的父亲一贯是个和事佬,一见到家中有了矛盾和问题,立即成了缩头乌龟,躲进自己的世界。
「男人斗不过女人」
马克八岁那年,父亲不再出差了。马克开心极了,他一直盼着父亲经常陪自己,现在他终于待在家里了,可依然没时间陪他玩,马克伤心又失望。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罪恶审判:潜藏在你身边的恶意 人间清醒:做自己的救赎 热恋密码:爱能跨越山海 匹配到顶级Alpha后马甲掉了 说笑:有效有范儿的表达技巧 人间犯罪调查科 孤独人海:山鸟与鱼不同路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凤凰于飞:索爱不如谋权 危险爱人:动心的人先出局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灭佛 被算计的她:婚姻中的尔虞我诈 剑道第一仙 恋爱脑病毒 反骨天生:温柔的野心家 卸红妆:一杆红缨复山河 浪漫限定:你的心动倒计时 王爷你错了,和离后的王妃杀疯了 二嫁权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