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结构
「把夫妻过成兄弟」这个段子里就藏着这样两条故事线。第一条故事线是「夫妻恩爱,要甜甜蜜蜜地过」。这是大多数人听到夫妻关系时通常的思路,也可以说,是听到「夫妻关系」之后最容易想到的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也被称为「隐含假设」
[1]
。
隐含假设就是你在听到一件事情的时候,第一感觉想到的几个假设。比如,听到「夫妻关系」,你首先想到的是要恩爱;听到「车轮」,你首先想到车轮是圆的。
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受视角的限制,所获得的信息体验是不完全的。而我们天生又有一个深层次的需求,就是把事情弄明白。如果有不明白,就会基于过去的经验,自动在大脑中增加一些假设来填补信息的空白。
我们常说「眼见为实」,但实际上,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不可能每个信息都去一一验证,这其中一定需要很多的「常理」,也就是隐含假设的帮助。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隐含假设,我们就根本无法沟通。
比如,很简单的一句话「你该吃饭了」。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其中的隐含假设:听到「你该吃饭了」,那可能说明到时间了或者说明你饿了。再继续追溯,说这句话的应该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动物,而被建议吃饭的,通常也是一个人,并且他是用嘴而不是用其他器官吃饭的。看,一句简单的话,是不是包含了很多的隐含假设和理所当然?
笑话就是利用了我们在听到信息后,会产生隐含假设的这一特点。如果能给听众假设以外的东西,听众感到意外,就笑了。
所以现在你知道了,如果我按照多数人心里的隐含假设「夫妻恩爱,要甜甜蜜蜜地过」讲下去,就会相当无聊:「这些还用你说吗?」而我打破了这个隐含假设,引入了第二条故事线,「夫妻也可以过得像兄弟」,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二条故事线因为突破了一般人的心理预期,打破了常规思路下容易产生的隐含假设,让人眼前一亮。于是,大家也就记住了我,「把夫妻过成兄弟」的思文。
我们来小结一下,「双线结构」说的是,让人发笑或者印象深刻的段子需要两条故事线:第一条故事线让人们产生预期,或者说引导听众在心里产生隐含假设;第二条故事线给人们制造意外,打破听众的预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简单来说就是,故事1给你熟悉感,故事2打破熟悉,给你意外感。
这其实和心理学上人们是否会喜欢上一件事物的心理状态是一致的。你可能会以为人的喜好是主观的,没有统一标准,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事实上,心理学家早已有了一个非常确定的答案——人们更容易喜欢自己熟悉的东西。
这在心理学上叫「多看效应」。它的提出者是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罗伯特·扎荣茨
[2]
。他曾经在一系列研究中给大量被试
()
者看随机图像,包括汉字、几何图形、人脸表情等。当被问及最喜欢哪一个图像时,被试者会选择见过次数多的那个。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都很烦脑白金的广告,但是对爷爷奶奶,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送礼只送脑白金」。
但是,熟悉不等于重复,重复会导致审美疲劳,脑白金自然是无所谓被讨厌的,只要好卖就行。但我们人类还是需要让人喜爱的,所以,在熟悉中最好制造点意外。
你整天面对一个熟悉的人,哪天他突然给你来了点惊喜,你会很喜欢。比如,过节了老公竟然给你准备了礼物,你会更爱他,这就是在熟悉中加点意外的效果。
同理,如果在一个意外的场合看到自己熟悉的人,你也会很喜欢。比如,出国的时候看到中国人就觉得特别亲切,这就是在意外中加了点熟悉。
与人沟通也是这样的,重复和顺着大多数人的思路不免让人觉得庸常;但是脱离现实地追求新奇,由于没有共鸣,也很难获得大家的认可。
所以,你在挖掘自己独特、有趣的想法时,不妨试试「熟悉+意外」的「双线结构」。这样你说出来的话,既能打破大家的预期,吸引注意力,又能让人觉得有共鸣,容易被记住。
双线结构运用练习
双线结构的使用一共分三步:
●
先写出故事1,也就是大家通常会有的观点。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他是污染珍宝的泥[快穿] 丧尸爆发:大佬逃生我躺平 卸红妆:一杆红缨复山河 孤独人海:山鸟与鱼不同路 罪恶审判:潜藏在你身边的恶意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浪漫限定:你的心动倒计时 剑道第一仙 凤凰于飞:索爱不如谋权 人间犯罪调查科 危险爱人:动心的人先出局 枝头凤:看她乘风乱人间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热恋密码:爱能跨越山海 匹配到顶级Alpha后马甲掉了 恋爱脑病毒 隙间光:于暗夜中救赎 反骨天生:温柔的野心家 王爷你错了,和离后的王妃杀疯了 二嫁权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