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八一中文网>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 第 2 节 高手战略(第1页)

第 2 节 高手战略(第1页)

()

请思考:相比过去十年,我们身边的机会是多了,还是少了?

在App市场刚爆发的那几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在中关村行走的每个家伙都有一个BP(商业计划),打开能给你讲一个宏大的故事——相比PC(个人电脑)时代,移动互联时代似乎有更多机会成功。但相比PC时代,App时代的赢家其实更少。

今天手机上App大致有社交、娱乐、购物、教育、旅游、生活、新闻、效率工具、导航九大分类,每一个类别里的前三位基本占据了80%的流量(比如新闻类别里的腾讯新闻、今日头条和天天快报),甜蜜区是指击中概率较高,适合于把球打到合适区域的击球区。——编者注竞争更加激烈的类别占据大多数流量的也许只有两家,如支付领域的微信和支付宝。而其他成千上万个小App细分了剩余市场。

今天能改变你命运的好书是多了还是少了?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和网络内容产品的出现,高质量的书肯定是多了,但是与你需求无关的、低品质的书却也更多。过去读书人手头的书并不多,但流传下来的知识含量很高,都是经典。但今天,你大部分时间都在看朋友圈的文章,点开标题之前,你甚至不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

个人发展也是一样。新技术、新概念每几年就有一波,撩拨你的心弦,比起过去10年,未来好像总有机会。大佬们天天告诉你,需要专注、可以跨界,还能做「斜杠青年」,这简直是说一个人能同时在好几个领域有很多机会。

但是处处有机会,就等于处处没有机会。因为强者跨界比你跨得更远,专注者则比你前进得更快。以前这些人还被局限在自己行业内——你产品经理再牛,我是一个作者,和你没有竞争关系。但今天一个产品经理组织资源开始做内容,不一定不如作家。今天的机会多了10倍,而竞争者则多了百倍。

今天是一个机会更多,但概率更小的世界。处处有机会,就是处处有竞争。?越是开放的市场,越是需要专注于核心竞争力。越是开放,越是聚焦——这是一个高手的时代。当资源丰富时,选择的能力比执行更重要。读书、识人、修炼不是重点,?关键是读哪些书?认识什么人?修炼什么能力?抓住哪个机会?

这些问题,仅凭努力已经不可穷尽,需要你有一种?深思熟虑后做选择的战略能力?——?要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歌德说:「如果你要指点四周风景,你先要自己爬上屋顶。」他的意思是,只有站在顶端,才能看到真正的世界,大部分的站位决定了你只能看到街景,看不到风景。我也一直有个观点,要学习一项技能,就要先研究这个领域第一线的高手。只有站在高手身边,与伟大同行,才有可能真正领略到他们的世界。

研究战略领域的最佳人选,过去是将军们,今天则有可能是最一流的投资人,他们的工作有三个特点。

1.投资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决策和选择。对于投资股票来说,大部分人执行力相若。今天面对股票市场,你的执行力和股神没有什么区别。投资者主要拼的是做选择的能力。

2.投资人做更多的战略决策。你一辈子大概能选择5~7家公司,3~4个行业。而投资者每年要在近千家公司、十多个领域里高频地做选择。他们是需要做出最多决策的人。

3.投资人更需要战略眼光。和大部分人希望今天投入明天就获得收益不同,一个基金的回报期至少是5~7年,产业投资周期则长达近20年。投资关注的是长期收益。有趣的是,5~7年正好也是一段职业生涯的回报期,基于这个周期思考,你不会纠结于「我这个月工资比同学小王低」之类的想法。

投资人是战略高手,他们需要判断公司的投入产出比。反过来说,我们又何尝不是自己的天使投资人、不需要这种判断力呢?

你投入练习,产出技能;投入享乐,产出体验;投入情感,产出关系;投入学习,产出认知。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投资人——早上拿到24小时的时间精力,晚上账户结算,第二天早上重新开始。决定一个人几年后不同的,正是那些你睡着以后,能够持续迭代的东西。

所以,我们要向投资高手学习人生定位和发展的个人战略能力。

只打甜蜜区里的球

来自棒球之神的投资理念

巴菲特,股票之神,连续17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二,关于他的财富故事实在太多,本书就不再重复了。

在巴菲特最受追捧的几年里,企业家流行去买一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参加每年5月在奥马哈举办的股东大会,听一天股神对于投资的思考,感受一下财富的气味,然后去巴菲特著名的没有计算机的办公室参观。

参观的人往往会被他办公室里的一张美国棒球手的海报所吸引。海报中的棒球手正准备挥杆,而旁边是一个由很多个棒球排列成的长方形矩阵,每个棒球上都有一个数字。巴菲特会跟人介绍,这是对他投资理念影响极大的一个人。

一个投资者能从一个棒球手那里学到什么?这位被巴菲特放在办公室里的人,在热爱棒球的美国人心中,也许比巴菲特更伟大——他就是波士顿红袜队的击球手泰德·威廉斯(TedWilliams)。

泰德在棒球界的位置,一点儿不比巴菲特在金融圈的低。

他被称为「史上最佳击球手」,美国职业棒球联盟中最后一个年度击打率在0.4以上的球员?,位列美国《体育新闻》(?TheSportingNews?)杂志评选的史上百位最佳运动员第八位。

泰德在其影响深远的教科书《击打的科学》(?TheScienceofHitting?)中,提出一个观点:高击打率的秘诀是不要每个球都打,只打「甜蜜区」?的球。正确地击打甜蜜区的球,忽略其他区域的,就能保持最好成绩。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击球手,你必须等待一个好球。如果我总是去击打甜蜜区以外的球,那我根本不可能入选棒球名人堂。」

他把击打区域划分为77个,每个区域只有一个棒球大小。只有当球进入最理想区域时,才挥棒击打,这样能保持0.4的击打率。如果勉强去击打位于最边缘位置的球,他的击打率会降到0.3或0.2以下。所以,对于非核心区的球,任其嗖嗖从身边飞过,绝不挥棒。

图片来源:《击打的科学》

这个策略听上去简单,实战运用时其实需要强大的定力,尤其是在重要赛事的胜负关头,几万名球场观众的神经就像吊了千吨货物的细钢丝,随时都会绷断,大家眼巴巴地看着你,希望你击出安打,这时候一个低球慢悠悠地进入非甜蜜区,像是个唾手可得的好机会,要不要试试看?要是不打,全场嘘声。这时要坚持「只打高价值的球」需要强大而冷静的内心,以及对于规律的定见。

棒球比赛有两类击打者。一类人是什么球都打,每次都全力以赴,力求全垒打。这需要很强大的力量和体格,很多人甚至服禁药来提升力量。另一类人则是聪明的击打者,他们的先天条件不一定好,但是很聪明。他们只击打高概率的球,也不强求全垒打,只求把合适的球打到没有防守队员的地方。排名前十的击球手,都是后面这类人。泰德·威廉斯显然是后者中的高手。

高手就是在高价值领域,持续做正确动作的人。

巴菲特从泰德身上学到了什么呢?他学到的东西叫作「专注于高价值区」。在2017年的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中,巴菲特说:

投资领域,我在一个永不停止的棒球场上,在这里你能选择最好的生意。我能看见1000多家公司,但是我没有必要每个都看,甚至看50个都没必要。我可以主动选择自己想要打的球。

投资这件事的秘诀,就是坐在那儿看着一次又一次的球飞来,等待那个最佳的球出现在你的击球区。(很多

()

时候)人们会喊——打啊!

别理他们。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很早就是好朋友。比尔·盖茨的父亲邀请巴菲特共进晚餐时,让他们俩玩了一个游戏——在手上写一个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词。两个人的答案竟然完全一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他是污染珍宝的泥[快穿]  罪恶审判:潜藏在你身边的恶意  丧尸爆发:大佬逃生我躺平  二嫁权宦  恋爱脑病毒  重生1985:娇娇软又辣  热恋密码:爱能跨越山海  饿骨轮回[无限]  我的宿主很柔弱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陪葬品  人间犯罪调查科  枝头凤:看她乘风乱人间  狠人求生路:生或死,我说了算  隙间光:于暗夜中救赎  凤凰于飞:索爱不如谋权  危险爱人:动心的人先出局  卸红妆:一杆红缨复山河  脑洞大开:这个世界太疯狂  匹配到顶级Alpha后马甲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