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八一中文网>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 第 1 节 高手的暗箱(第1页)

第 1 节 高手的暗箱(第1页)

()

走在时代前面的明白人

在我高中时,化学老师出了一道小测验——一个空了很多格的元素周期表,要我们填空。

大部分人都填了一些,不记得的也蒙了几个。我实在记得不多,索性完全空着,还写上:「全部元素在化学课本最后一页可以找到。」

第二天批改试卷,老师疯了。

但老师是对的吗?

老师是对的。考试的时候可不能翻化学书,还写刺激判卷老师的话,我用这种驴脾气来高考,肯定没好果子吃,对大部分人来说,大学教育相对而言依然是成功的捷径。

但我不知道,我无意中掌握了一种信息时代的必需技能——?知道知识在哪儿,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在书本稀缺的年代,把知识放到脑子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一个知识在网上很容易获得的年代,我的做法也许更加正确。

认知方式的改变: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

今天知识有多容易获得?举个例子,我住在清华大学附近,从我家到最近的书店步行大概要30分钟,而我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查阅同一本书,大概只用5秒钟。5秒和30分钟的区别,就是这20年来信息调取速度的差距——360倍。

这样快的调取速度,使我非要记住某个知识点的必要性大大降低——我只需要记关键词,而不是具体内容,这样能让我的记忆量变大很多。但与此同时,我的大脑的另一个部件「工作内存」,也代表着我的理解能力,却在这20年里没有什么改变。这让我用一种新的方式学习和记忆。

过去出门,我会花半个小时记下我的航班、航站楼、目的地酒店、坐什么车、当地有什么好玩的等信息;今天,我会花几分钟找到一个能提供这些信息的好用的App。过去听完演讲,我会记录下演讲所有精彩要点,今天我会发邮件索要PPT(幻灯片),然后打上标签丢入我的知识管理库,需要的时候调取出来。

我的认知方式逐渐转换成调用知识,而不再是记忆知识。

学习的目标是调用信息、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存储——整合——提取——运用」的四步法。和中学时候的我相比,今天我的大脑联网着一个1万倍记忆量的云盘、享受着360倍速的网速,但还靠同一个内存条和CPU(中央处理器)工作。

如果今天还把注意力花在如何读100本书,并且尝试把它们记住上,就好比一个人非要背下整本电话簿才开始拨电话。智慧不等于信息,记忆应交给电脑。未来世界的认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从大量信息里抓取趋势的?洞察能力?。

这种变化对于你来说,也许是渐进的。但是提高到人类历史的角度——我们「记住知识」的方式持续了两千多年,而就是在近20年内,新的认知方式突然成为主流,这种变化是不连续的、跳跃式的,就像电子从一个能量级吸收能量,突然跳到更高的能量级。

这种突变式的进化,我们就称为「跃迁」。

思考方式的改变:从独自思考到联机的独立思考者

对信息的不同处理方式,也会反过来影响思考方式。当我想到一个点子,我不会马上继续独自思考下去,而是会上网找找有没有其他人也激发过类似的思考,或者直接打电话给一个专业人士聊聊业内最新动态。

你也许会想,这太可怕了。一个人想到点儿东西,然后就马上联网搜索、与人沟通,好像自己没大脑一样——你说这是不是变蠢了?

我开始也这么想,一直到我意识到,其实我过去写书、写专栏、讲课也并不是完全独自完成的。我写出来书,发给编辑和朋友,大家丢给我他们的观点以及最新看到的信息,然后我再改。和今天的方式一样,只不过现在迭代更快、范围更大,以前从出书到收到反馈要半年,现在昨天发表的专栏今天就有回应。但是本质并没变,写作就是一种和读者的对话。

那我到底有没有变蠢呢?

有必要区分下「独自思考」和「独立思考」。我们可以调用全世界的知识和观点,但是依然需要独立面对两个问题:其一,进入场景,面对当下资源、当下情景你如何解决当下问题?其二,回到内心,你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要调用多大的资源?你准备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创造怎样的生活?这些都需要你独立思考。

你可以联机打游戏,看人家的攻略通关,但还是需要独立地玩这一关,达成你自己玩游戏的期待。就像跨国企业都在做的glocal(global-local)——「全球本土化」战略,有全球视野,但是保存当地特色。

如果你有?独立思考能力?,联机思考会让思想质量变得更高,迭代更快。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如何成为一个?「联机的独立思考者」?。

核心竞争力的改变:人机合一

任何一条行业链,一旦某个链条有能大幅提高效率的新技术,这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变化。

数码摄影刚出来的时候,遇到了当时主流胶片派的一致反对——「没有质感」「颗粒度太大」「噪点太多」。我手头有一个2002年出厂的3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刚起步的数码相机摄影效果也的确不尽如人意。

胶片派反对数码摄影更加深层的理由其实是,?这个玩法简直是作弊!?胶片派多年摸索学习的暗房技术、冲印拼接技术变得一点儿用都没有。如果有点儿灵性和审美能力的年轻人,拿个手机再来点儿滤镜,效果并不比一般的摄影爱好者差。我认识的一位报社摄影记者曾特别骄傲地告诉我,他能用一秒钟凭借手感不看镜头直接对焦,拍清楚一只鸟。今天自动对焦的相机,很多都能做到这一点。数码技术的渗入使摄影界的核心竞争力从技术走向了观察和审美能力。

这种「高科技作弊」的情况出现在每个领域,随着移动互联网、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等技术入场,一些你非常熟悉的行业,会面临完全想不到的规则改变,竞争力会截然不同。

比如说我熟悉的教育培训领域。一个培训师的链条是这么回事儿:研发内容——设计课程——现场演绎,有点儿类似电影的「编剧——导演——演员」。近20年来,这个行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改变。

线下教育时代

10年前,一名培训师的核心技能是「现场演绎」。当时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知识也稀缺,同一套知识能用好几年。因为全都是线下,一个班讲完的东西,可以在另一个班重复讲一次,完全不需要调整。在这样的世界里,持续研发和改进课程似乎没有什么必要。一个老师三年讲同一门课,只要表达得足够好,绝对口碑爆棚。

一位妇女激动地拉着某老师的手说:「老师你讲得真好,和当年一模一样,你知道我有多感动吗?10年前我就是听了这个讲座改变自己命运的。」线下教育时代有点儿像话剧时代——老师是好的话剧演员,演100场《茶馆》,那是大师。

在线教育时代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丧尸爆发:大佬逃生我躺平  脑洞大开:这个世界太疯狂  卸红妆:一杆红缨复山河  匹配到顶级Alpha后马甲掉了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陪葬品  我的宿主很柔弱  热恋密码:爱能跨越山海  人间犯罪调查科  危险爱人:动心的人先出局  恋爱脑病毒  重生1985:娇娇软又辣  凤凰于飞:索爱不如谋权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狠人求生路:生或死,我说了算  隙间光:于暗夜中救赎  二嫁权宦  罪恶审判:潜藏在你身边的恶意  他是污染珍宝的泥[快穿]  枝头凤:看她乘风乱人间  饿骨轮回[无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